作为广西重要的海洋渔业基地,北海市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,并通过绿色生态养殖与科技创新,推动产业向高效、可持续的方向迈进,书写了一段关于现代渔业崛起的壮丽篇章。
海洋牧场:助力渔业可持续发展
作为全国首批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之一,北海市依托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优势,积极推动海洋牧场建设与发展,探索出生态与生产相结合的渔业新模式,成为北海渔业现代化转型的关键所在,展现了生态保护与渔业发展的双赢局面。
位于北海银滩南部海域的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,是北海市海洋牧场建设的核心区域之一。该示范区已完成315公顷的用海面积,并成功投放3176座人工鱼礁。通过科学设计和精准投放,这些人工鱼礁成为恢复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,有效促进渔业资源的恢复和渔业生态环境的改善。
农业农村部对该示范区建设给予高度评价,将其评为“优秀”项目。北海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副站长邹建伟介绍:“海洋牧场建设不仅是渔业资源保护的举措,更是推动渔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。通过人工鱼礁的建设,我们有效恢复了海洋生态系统健康,渔业资源逐步回升,养殖环境也得到大幅改善。现在渔民亲切地将这些人工鱼礁称为‘鱼屋’,这是我们共同的生态财富。”
除了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,北海市还积极推动广西精工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。该项目采用先进的生态修复技术,致力于海洋资源增殖与修复,并推动环境友好的养殖模式。通过一系列精细化管理措施,精工示范区在提升渔业资源的同时,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。该项目的建设为渔业资源保护与生态修复提供有益经验,也为全国海洋牧场的建设与管理树立示范标杆。
对虾养殖:技术创新推动水产养殖升级
近年来,技术创新不断推动北海市养殖模式转型升级,工厂化养殖和小棚养殖等现代化养殖方式已成为行业发展亮点,为渔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新动力。
广西海盛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工厂化对虾养殖模式,是北海市推动渔业现代化转型的一个重要示范。该公司依托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科研力量,研发出高效的循环水养殖系统,充分利用先进科技手段优化养殖环境。在公司位于北海的310亩养殖基地内,多个养殖池配备水处理系统、增氧设施及智能监控系统,通过严格控制水质、温度和养殖密度,实现水质自动调控。
“我们的目标是通过工厂化养殖提升对虾产量和品质。借助中科院科研成果和自主研发技术,我们的养殖池可以做到水质自动调控,确保每一只对虾的生长环境都处于最佳状态。”公司董事长卢柏翰介绍,预计第一期项目完工后,公司年产对虾300吨,产值可达1500万元。
北海市的小棚对虾养殖模式近年来也得到快速发展。小棚养殖采用生物絮团技术,通过高密度养殖和水质优化,在保障生态环境的同时,显著提高养殖产量和对虾质量。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,北海市小棚对虾养殖规模已达到16000多张,主要养殖品种为南美白对虾。在渔业资源日益紧张的背景下,小棚对虾养殖以其较低的用地要求和较高的产出率,成为当地渔民增收的重要途径。
北海市政府还积极推动养殖技术革新和设施建设完善。通过资金补贴、技术支持等多种形式,鼓励养殖企业和渔民采用现代化养殖技术,同时加强与科研机构合作,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,体现北海渔业向绿色、智能、可持续方向发展的决心。
渔业现代化:数据驱动与智能化管理
在推动渔业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,北海市不断强化科技创新与管理模式的升级,全面推动渔业现代化。这一过程不仅包括数据驱动和智能化管理的实施,还涵盖设施渔业、渔光互补等绿色技术的广泛应用,形成多维度推动渔业可持续发展的局面。
通过大数据、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,北海市积极推动渔业生产环节的智能化升级,提升生产效率、降低成本,并实现资源精准管理。以智能化水质监控系统为例,当地多个养殖场在养殖池中安装在线监控系统,通过实时监测水质变化和养殖环境,有效保障养殖过程的科学性和精准性。通过这一技术,养殖户能第一时间获得水质信息并根据数据做出精准决策,优化养殖方案,避免传统人工操作的误差。特别是在对虾养殖领域,智能化管理的引入提高了养殖效率,提升产品竞争力,推动渔业产值稳步增长。
除了智能化管理,北海市还大力发展深海养殖、设施渔业和绿色养殖模式。全市海水养殖面积达到53.43万亩,深水网箱养殖、贝类浮筏养殖等现代化技术的推广,不仅提升了养殖产值,也推动水产品质量的提高。
此外,渔光互补作为渔业现代化的一项创新技术也在北海得到广泛应用。这种模式将光伏发电与水产养殖相结合,通过在养殖水面上安装光伏电板,不仅为养殖区提供遮荫效果,降低水温,改善水质,还能够有效减少土地资源的占用,并为渔业生产提供清洁能源。
统计数据显示,2023年北海市水产品总产量达到126.15万吨,同比增长5.66%,其中海洋捕捞和海水养殖分别占全市水产品总量的25%和68%。随着深海养殖、设施渔业和渔光互补等现代化养殖模式的广泛应用,北海市的渔业产值不断增长,为当地经济提供新的增长点。(来源:新华社客户端)